房市底價2023年就已畫線!專家「當年8月是全場最低」:更低寧可不賣

房市示意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
房市示意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

朋友最近問我:「現在到底可不可以買房?」我給他一句話:如果你今天能買到 2023 年Q4 的成交價,那就不要再等了。

為什麼說 2023 年底是買方底價?

台灣房市有一個很奇妙的現象:政府政策不一定能拉高房價,但可以穩住賣方的心理底線。

回顧一下時間軸:

2023 年 8 月:新青安政策正式上路,政府開始補貼房貸利息,壓低購屋負擔。

2023 年 10~12 月:是新青安上路後的第一波成交高峰,也是目前多數賣方「心理價位」的起點。

2024年1月:台積電搭上AI風口,股價爆發。台積電宅暴漲。

這段期間的成交價,已經內含政策紅利與買方信心,某種程度上,它成了「政策撐起來的底部」。

換句話說,如果你現在談到的價格能回到 2023 年底的成交價,代表你撿到的是政策底部,這就是市場心理最低點之一。

賣方的底線思維:死守 2023 年底

你以為市場會一直跌,賣方會一直讓?你低估了人性,也高估了你能等到的甜頭。

從今年開始,所有屋主、房仲、建商都共識化地把 2023 年底的價格當作死線來守。賣得比 2023Q4 還低,代表自己「賠在政策底之下」,面子掛不住。

2024 年 1 月 ,台灣搭上Chatgpt風口。台積電股價暴漲 → 散戶與機構賺到錢 → 資金回流台灣房市 → 台積電宅與周邊科技宅價格同步爆發 → 整體房價出現外部助推力。

要屋主降價到低於2023 Q4才肯買,也等於完全忽略台積電暴漲對台灣經濟與台灣房市的影響。

尤其是投資客,會覺得這是割肉出場,無法對自己交代。

你要他們降價?不是沒可能,但你要等對方破產、離婚、遺產分割、資金斷鏈,這種才會賣在 2023 年底以下。

我也在找市場上的割肉盤,有經驗的買家也在找。

買在2023年8月 就是全場最低位階

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數學邏輯:若你今天買到的是2023 年 8 月的行情,恭喜你,你的買進成本,已經比過去一年內進場的 95% 人都還低。

這代表你同時戰勝了兩種對手:補貼進場的首購族(被新青安利誘,在高點進場)、價格撐不住的自住客(為了不再等,咬牙接盤)

你不只是買到便宜,而是買在一個整體流動性還沒啟動前的階段。這種價位,再等,只會被市場收回去。

建商與投資客的「時間反撲」

你會問:「會不會跌到比新青安前還低?」我直接說結論:不太可能。

建商正在撐工期、撐融資,口袋夠深,政策撐腰,寧可不開盤也不低價賣出。

老投資客的成本集中在 2021~2022 年中,當時利率低、成本低,他們也死撐 2023 年底價,因為這是他們的最後防線。

除非出現房市系統性風暴(例如2008金融海嘯,SARS,台海爆發戰爭),否則價格不會主動崩潰,只會個案讓利、緩跌消化、價格平盤。

結論:現在不是等便宜的時候 是比氣長的時候

買房這場博弈,不是看你等不等得到最低價,而是看你能不能在「價格回到合理」時準確出手。

等太久,你會錯過機會;出手太早,你可能買貴;但如果你今天談到的價格等於或低於 2023 年底成交價,那你已經打敗全市場2024-2025 6月買進 90-95% 的人。這就是買點,別猶豫。

反向觀點提醒:當然,我也不是叫你現在亂買。要看區域、物件、總價、屋齡、租金報酬率。

如果你買的是高總價的3房4房、地點偏、屋齡舊、租不掉的產品,就算是 2023 年底的價位,也不一定值得進場。

重點不是價格便宜,而是你買的東西值這個價格。真正聰明的買家,會在市場還沒全面回溫前,挑對物件、卡位價格,選A案,靜待未來租售兩相宜。

如你所知,我是老黃。我看過 2,000 間房,知道市場不是靠等,而是靠判斷。

2023 年底,是一條看不見的底線,但它真實存在於每個賣方的心裡。

你今天能買到,那就握住;錯過了,祝你好運。

◎本文內容已獲 老黃房市筆記 授權,原文出處於此;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。

房產新訊
買房績效比市值型ETF好?他批「假議題」:開槓桿根本沒法比

買房績效比市值型ETF好?他批「假議題」:開槓桿根本沒法比

房產新訊
月薪4萬5買房是妄想?他曝自組「006208+00713」就能達成

月薪4萬5買房是妄想?他曝自組「006208+00713」就能達成

房產新訊
以房養老!他提出30年繳完房貸「抵押給銀行」 網質疑:跟現實脫節

以房養老!他提出30年繳完房貸「抵押給銀行」 網質疑:跟現實脫節

延伸閱讀

財政部公布稅收統計!房地交易3稅6月續衰退 4因素影響購屋信心

財政部公布稅收統計!房地交易3稅6月續衰退 4因素影響購屋信心

928檔期前最後一波!建商壓底線推案 6月北台灣推案月增近5成

928檔期前最後一波!建商壓底線推案 6月北台灣推案月增近5成

買房績效比市值型ETF好?他批「假議題」:開槓桿根本沒法比

買房績效比市值型ETF好?他批「假議題」:開槓桿根本沒法比

月薪4萬5買房是妄想?他曝自組「006208+00713」就能達成

月薪4萬5買房是妄想?他曝自組「006208+00713」就能達成

相關新聞

房價下跌中?成交低於銀行鑑價買方脫手 網猜測:地段炒太高

房價下跌中?成交低於銀行鑑價買方脫手 網猜測:地段炒太高

仲介費降低、成交價卻沒談好!內行提醒「別因小失大」:省錢卻省掉細節

仲介費降低、成交價卻沒談好!內行提醒「別因小失大」:省錢卻省掉細節

竹北天坑案影響...他擔心同建商有「安全疑慮」 網驚嚇:完全不敢碰

竹北天坑案影響...他擔心同建商有「安全疑慮」 網驚嚇:完全不敢碰

存款2千萬也不夠退休?雨果「不是不行」:但通膨後仍想讓生活保有選擇

存款2千萬也不夠退休?雨果「不是不行」:但通膨後仍想讓生活保有選擇

社區可以規定不養寵物?專家:通過「1條例」就能制定必須遵守的規則

社區可以規定不養寵物?專家:通過「1條例」就能制定必須遵守的規則

房市慘況不見起色 住展風向球維持衰退黃藍燈

房市慘況不見起色 住展風向球維持衰退黃藍燈

熱門文章

限貸令後交屋族大崩潰…300萬1個月半要生出來!小王小大:新青安自打嘴巴

限貸令後交屋族大崩潰…300萬1個月半要生出來!小王小大:新青安自打嘴巴

限貸令發酵!李同榮:下半年房市將出現「九大慘狀」

限貸令發酵!李同榮:下半年房市將出現「九大慘狀」

四成建案一周來客10組內 專家:「這裡」陷絕境降價有望

四成建案一周來客10組內 專家:「這裡」陷絕境降價有望

板橋惜食廚房每年提供12萬便當給弱勢 北市徵60萬房屋、地價稅喘不過氣

板橋惜食廚房每年提供12萬便當給弱勢 北市徵60萬房屋、地價稅喘不過氣

房市遇4大利空!房仲曝「6月成交都低於行情」:1年內恐更多賣家扛不住

房市遇4大利空!房仲曝「6月成交都低於行情」:1年內恐更多賣家扛不住

存款2千萬也不夠退休?雨果「不是不行」:但通膨後仍想讓生活保有選擇

存款2千萬也不夠退休?雨果「不是不行」:但通膨後仍想讓生活保有選擇

商品推薦

高資產族也看空房市?年收超過4百萬購屋族量縮 網搖頭:貸不到才是問題

高資產族也看空房市?年收超過4百萬購屋族量縮 網搖頭:貸不到才是問題

學區宅超抗跌還會漲?他翻榜單「建北都被包辦」 網不挺:私校不管學區

學區宅超抗跌還會漲?他翻榜單「建北都被包辦」 網不挺:私校不管學區

買房聽長輩的勸「要跌了」...只等來飆漲!專家嘆:真扛了房貸才被當大人

買房聽長輩的勸「要跌了」...只等來飆漲!專家嘆:真扛了房貸才被當大人

台北房3千萬起跳...他嘆中產階級也買不起!網無奈:2百萬哪能算中產

台北房3千萬起跳...他嘆中產階級也買不起!網無奈:2百萬哪能算中產

買房、買入市值型ETF...哪個績效好?他用AI試算結果驚人:差距近2倍

買房、買入市值型ETF...哪個績效好?他用AI試算結果驚人:差距近2倍

他推測兩岸開戰台灣「這1建物旁」最安全?網搖頭:不如移民

他推測兩岸開戰台灣「這1建物旁」最安全?網搖頭:不如移民

頭期款來得及湊嗎?他問房市冷盤能撐多久 內行人曝1時機「有大便宜」

頭期款來得及湊嗎?他問房市冷盤能撐多久 內行人曝1時機「有大便宜」

7都去年Q4房貸違約率僅這2區微升 業者曝「投資客高槓桿引爆」

7都去年Q4房貸違約率僅這2區微升 業者曝「投資客高槓桿引爆」

他主張買房不如租房投股市!內行人搖頭:付完租金哪來錢投資

他主張買房不如租房投股市!內行人搖頭:付完租金哪來錢投資

房產業變房「慘」!李同榮曝限貸令釀九大慘狀:下半年房市恐掀風暴

房產業變房「慘」!李同榮曝限貸令釀九大慘狀:下半年房市恐掀風暴

房子不只是居住空間、更是債權、資金配置!專家:學會理財才有資格有房產

房子不只是居住空間、更是債權、資金配置!專家:學會理財才有資格有房產

全國住宅貸款違約率寫新低能安心嗎?專家:高槓桿族恐遭血洗

全國住宅貸款違約率寫新低能安心嗎?專家:高槓桿族恐遭血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