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打房祭出最嚴限貸令 台灣能效仿嗎?李同榮:千萬不能

韓國房市過熱,韓國政府近日宣布更嚴厲打房政策,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,從過去韓國歷次頻繁的政策打房卻都適得其反,未能抓住供需問題核心,房價越打越高,台灣政府應引以為鑑,不但不能學,房產政策不能窮到只剩「打房」。
韓國打房政策,第一,房貸總額將上限6億韓元(約新台幣1,400萬元)。第2,兩間以上住宅的多屋族,貸款成數直接歸零。第三,若購買第二間房,原有住宅必須在六個月內售出。第四,無論是否為首購族,都必須在購屋後六個月內實際入住。第五,首購貸款80%下修至70%及下調優惠額度。第六,房貸最長年限也從40年縮短為30年,
李同榮指出,韓國房產市場起伏集中在首都生活圈,因此首爾成為房價漲跌領頭羊,而因其房市技術循環與投資行為以及槓桿操作有異於台灣,尤其是運用全租房的資金槓桿投資房市成為錯誤政策下的炒作毒瘤。韓國政府打房的力道相較於台灣政府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,但與台灣相同的是打房政策越頻繁,房價卻越打越高,往往把炒房當因,卻未能抓住市場供需核心問題,以致打房政策只能治標,而難以治本。
李同榮提列近十年韓國房價走勢與打房政策的四波因果關係。
(一)第一波2015-2017年:價溫和上漲,政策平穩,整體市場相對穩定。
(二)第二波2018-2020年:房價開始加速上漲,韓國總統文在寅祭出25輪重拳打房,包括加稅與限貸的嚴厲打房政策,但適得其反,房價越打越高。
(三)第三波2021-2022年:房價達到高峰,漲幅驚人,政策調控也更趨於嚴格,但房價仍然越打越高。
(四)第四波2023-2024年:歷經2021至2022年一年半利率強升12碼,從歷史低點0.5%攀升至3.5%,市場開始抑制炒作資金,且因通膨與GDP下滑,導致2023房價開始大幅下修。
李同榮表示,當時台灣很多官學界都把韓國房價下修解讀為打房政策奏效,一致呼籲政府應效法韓國,提出更嚴厲的打房措施,殊不知2023年韓國房價下修主要原因不是打房奏效,而是南韓央行2021年8月啟動緊縮升息循環,韓國樓價才出現崩盤態勢。到2023年5月,韓國公寓、多戶型住宅等共同住宅的公示價格同比平均下降近20%,其中首爾跌幅最大,部分公寓價格短期居然下跌30%-40%,而成交量更是暴跌70%以上。
李同榮認為,韓國打房過劇,導致扭曲市場,不但交易量急凍,後遺症不斷產生,且因過去強勁升息12碼,影響到經濟大幅衰退,韓國政府只好提前啟動降息與限貸寬鬆政策,韓國央行自2024年10月至今已經宣布三次降息,加上限貸寬鬆政策上路,導致房市死灰復燃,首爾核心區域的房價便再次出現上漲趨勢,韓國打房政策失𩆜,台灣不但不能學,反而引以為鑑鑑。
李同榮指出,外國的月亮不會比較圓,無論任何國家,打房政策絕非治本的房產政策,反而會扭曲市場機制而適得其反。如何針對供需因素,找出房價高漲核心問題,對症下藥,讓自由市場能夠充分發揮其效率,卻又要避免炒作行為讓少數人壟斷市場,導致買氣薄弱但成交價卻依然居高不下的情況,就得考慮到更廣的國土均衡開發、交通建設、社宅供應、產業發展、等基礎建設,以及防止大眾非理性的預期心理等面向。
▪買房聽長輩的勸「要跌了」...只等來飆漲!專家嘆:真扛了房貸才被當大人
▪高資產族也看空房市?年收超過4百萬購屋族量縮 網搖頭:貸不到才是問題
▪存款2千萬也不夠退休?雨果「不是不行」:但通膨後仍想讓生活保有選擇
▪學區宅超抗跌還會漲?他翻榜單「建北都被包辦」 網不挺:私校不管學區
▪四成建案一周來客10組內 專家:「這裡」陷絕境降價有望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