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市太冷、降價先賣落袋為安?行家:家底再厚也要確保金流不會卡死

2020~2021那波瘋狂漲勢,最常聽到買方說:「房價怎麼又漲了?幾個月前才賣多少!」
那時我笑著說:「你如果真的希望房價跌,其實道理很簡單——你去把全台灣想買房的人聚在一起,大家約好一個月不看屋、不出價,價格自然會掉。」
聽起來像玩笑,但現在…是不是有點像真的發生了?不是因為大家有默契,而是因為大家都怕,怕被當盤子、怕買貴、怕被割韭菜。
所以買方縮手了,看屋的變少了,連原本愛殺價的都只敢問問,不敢亂出手。結果是什麼?屋主感受到市場冷了,開始有人鬆口降價。
一個降,兩個跟著降,接著五個十個都開始鬆動……這種情境,是不是很像當初買方那種「再不買就更貴」的心態,只是角色互換了?
現在屋主也開始分派:有人說:「這時候先賣一賺為快,落袋為安,錢才是真的」,也有人堅持:「房子價值不可能跌,那些都是媒體亂帶風向,休想叫我便宜賣!」
老實說,誰對誰錯,不是現在能判斷,答案都要等結果出來才知道。
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——撐得久的,不一定賺;撐得下去的,才有機會贏。
本多終勝沒錯,但你得確保「現金流」先不會卡死。不然只是拖著等輸而已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