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響大地的自然居所《山居藝響》

【文.室內雜誌編輯部】
在台灣一處山麓的雲霧深處,一棟米色建築靜臥於山懷,與周邊山勢渾然一體,這處專為科技業屋主所打造的居所,顛覆了人們對科技人生活的刻板印象,沒有智能家居的炫技,取而代之的是與山嵐對話的靜謐。面眺雪山山脈,設計師以「大地回聲」為主軸,山稜的起伏線條化為靈感,將山巒韻律轉譯為建築量體,創造出自然與藝術共生的當代山居。
九米挑高的玄關成為整座宅邸的序章。設計師以17盞煙霧吊燈,詮釋屋主每日歸家途中的雲霧體驗。如水母般懸浮的燈具,在挑空牆面投下光影流轉,恰似山間瞬息萬變的氣象;一旁磁吸式軌道燈如隱喻山徑,引導視線沿著波浪狀扶手拾級而上,而梯廳的弧形牆面溫暖包裹,搭配周圍西班牙薄片立面,細膩襯托屋主所喜愛的木質調,同時藉其斑駁感營造峽谷肌理,將室外瀑布的意象延伸入室。
二樓藝術廊玄關的設計尤見巧思。一座融合橘黃綠三色的藝術品,如葉片般的紋路,成為連接公私領域的藝術樞紐。設計師解釋:「我們將建築師預留的展示牆視為畫布,讓藝術品與窗外樹影、室內燈光構成前中後景,每個轉角都是一幅活的山水。」這種「策展式設計」手法,使空間轉換成為充滿儀式感的審美體驗。
客餐廳的布局顛覆傳統,由於建築並無立柱,皆需倚靠牆壁支撐,因此為串聯場域,設計師將相隔在客餐兩區的立面,以手繪形式描繪曲線雕塑,仿若穿梭門的量體兼具功能與視覺美感。
客廳的弧形沙發區如溫柔的山谷環抱,讓每個角落都能擁攬蒼翠山景,搭配織就草地肌理的地毯,彷彿將自然的脈絡延伸入室,鋪陳出一幅流動的天地畫卷;壁爐旁的收納牆被轉化為山形雕塑,既滿足實用需求,又成為空間的視覺焦點。
步入餐廳,木色餐桌上方懸掛漣漪狀吊燈,搭配樹枝般的桌腳,與周邊湖光山色相呼應。特別的是,中島延伸出的圓形吧台,讓早餐時光變成「與山對坐」的儀式,「科技業主最珍視的,正是這種脫離數位的自然節奏。」設計師如此詮釋。
圖片提供」源原設計
閱讀全⽂請點連結,到interior官網探索

室內interior
《室內interior》是一本綜觀設計、人文、美學的雜誌,1989年創刊至今,以精粹而具觀瞻的視野,透析了空間與設計的定位,拉近台灣與世界的空間座標。雜誌內容選輯建築與空間作品的精彩實例。當期焦點主題採用中英雙語呈現,詳述設計概念、佈局規劃、美學精神,無論本土意識、國際觀、小眾口味,實驗性作品都能在此一平台競技。 《室內interior》除了精選原創設計作品,亦關懷文化與教育,雜誌收錄內容觸及生活美學、時尚、藝術、人文、設計、觀點等議題,同時擁有歐洲、美洲、亞洲等地的特約撰述和攝影專家,提供當地之設計、建築、藝術、文化、工藝與科技等深度報導,為讀者帶來多元視角,以及更豐富的閱讀思考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