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仲之亂掀改革!業者曝心聲「早就需要」:短期雖痛、但真正專業能出頭

「房仲之亂」反映的產業沉痾,近期社群平台爆發大規模房仲刪文潮,起因於新北市地政局開出罰單,針對成交後未下架的房屋廣告祭出6-30萬元罰鍰。
這波「房仲之亂」表面看是業者手忙腳亂刪文,實則揭露長年存在的三大亂象:
釣魚式行銷
消費者常見經驗:看到理想物件致電詢問,卻被告知「已售出」,隨即被推薦其他高價房源。這種「假房源引客」手法,長期損害行業信任度。
個資侵害風險
有屋主發現自家從未委售,卻出現在租售平台,顯示未經授權使用房屋資訊的問題嚴重。
資訊垃圾化
資深房仲坦言,過去「海量PO文」是業界常態,每人年均發文1500則,但有效物件可能不到10%,造成消費者搜尋疲勞。
罰則背後的改革訊號
這次執法雖引發業界反彈,卻帶來正面效應:
即時更新機制:大型房仲品牌已開始思考,成交後24小時內同步移除所有平台資訊。精準行銷轉型:從「拚數量」轉為「重品質」,減少無效PO文。
消費者意識抬頭:民眾開始檢視廣告真實性,促使業者更重視資訊透明度。
看看其他國家怎麼做?
美國:房源必須同步MLS系統,下架延遲超過48小時即違規。日本:廣告需標註「最終更新日」,超過兩週未更新視同無效。
新加坡:虛假廣告除罰款外,最重可吊銷執照。
給消費者的實用建議-
查證技巧:看到廣告先查「實價登錄成交日」,若已超過1個月可能已售出;要求房仲提供「現況照片」,而非僅用樣品屋影像。
檢舉管道:發現問題廣告,可截圖向各縣市地政局檢舉;若個資遭盜用,可直接提告《個資法》第41條。
產業升級的關鍵時刻
這波整治恰逢房市冷卻期,反而是業者轉型契機:
科技工具:導入AI自動化更新系統,降低人為疏失。
自律公約:仲介公會應建立「廣告下架SOP」,避免單靠罰則管理。
價值重塑:從「訊息轟炸」轉為「專業諮詢」,回歸服務本質。
這場「刪文大戰」看似混亂,實則是台灣不動產市場邁向透明化的必經之痛。
短期雖造成業者陣痛,長期卻能淘汰投機操作,讓真正專業的房仲脫穎而出。對消費者而言,未來將更容易獲取真實房源資訊,形成雙贏局面——這或許是混亂中最值得期待的變革。
◎本文內容已獲賣厝阿明 知識+授權,原文出處於此;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。
▪房貸利率機動、固定差在哪?專家「當下選前者便宜」:但未來不好說
▪預售屋迎殺價最佳時機!專家「6都+新竹讓利幅度曝」:把握8折特賣會
▪20坪以下小宅買在高點...套牢機會高!專家點名「3房型」超難脫手
▪美債破底...長線加碼領息穩贏?網酸:就像自住套20年求回本、別人早翻倍
▪重劃區房價還想等下修?看跌族心碎!A7、淡海都漲、高雄1區年漲26%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