限貸令將鬆綁?專家預估「蛋白蛋殼區出現反彈」:現在議價仍有買方優勢

2025年5月8日,央行總裁楊金龍於立法院財委會明確表示,針對總量管制造成的民怨,將評估是否排除「一般民眾購屋貸款」出總量控管範圍,未來可能僅針對法人(建商)進行限制。
這番談話,對當前卡在交屋潮、換屋受阻的房市,無疑是一次具風向球意義的政策訊號。
一、什麼是總量管制?
2024年9月,央行推出被稱為「金龍風暴」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內容堪稱史上最嚴:第二戶限貸令擴及全台(原限六都與新竹)、自備款比提高,貸款成數大幅下修。
實務上銀行因「總放款上限」用罄,即使你條件再好,也可能被拒貸。
更有部分民眾被迫接受「高利率+銀行話語權壓制+強迫購買壽險」的苛刻條件。被銀行狠狠宰一刀。
簡單說,不是你有收入就能貸,而是「銀行額度已滿就不貸」,想貸款要加買不需要的保險,讓許多自住換屋族群被制度性擋在市場門外。
二、這次鬆口值得關注的三個理由
1. 史上最大交屋潮已經來臨
2025年預計交屋戶數高達3.1萬戶,這些人不是投資客,而是一般買方。若無法順利取得房貸,斷貸潮將演變為交屋違約、價金斷裂、信任崩解的連鎖反應。
2. 政策民怨已累積成反彈力道
地方首長與立委紛紛質疑政策「連自住戶都誤殺」,央行若再不切割法人與自然人貸款路徑,將被貼上「系統僵化」標籤。
3. 貸款鬆綁將出現「成交+價格」雙修復跡象
房市這一年來卡在「想買但貸不到」。不是民眾沒有錢,也不是不想買房,是擔心貸不到款,不敢下斡旋,不敢簽約。
一旦央行制度打開,成交量先走,價格則轉為高位震盪,不易崩跌。
三、可能影響結構預判
首購族 ,短期放款門檻下降,可重新考慮入市,利率不升情況下將重啟預售需求
換屋族,交屋流程得以順利承接,中高總價產品流動性回穩。
建商,無直接受惠,土建融仍緊縮,推案節奏不會加速,但會止跌。
房價,抗跌力強化,高總價仍有議價空間,中期次級區蛋白蛋殼域可能出現修復型反彈。
四、老黃觀察結論
這次央行發言,是一次「語言切割風險」的技巧性回應,目的是:保護建築貸款集中度控管(避免泡沫繼續擴大)、同時釋出善意,讓自住買方恢復信心與流動性。
換句話說:不是讓房市大漲,而是避免它錯殺、斷鏈,流動性枯竭。
真正該關注的不是新聞標題,而是:「你能不能真的貸得到款?」
如果可以,現在正是議價能力最強的時機點:政策尚未全面落地、房東尚未轉強,買方仍保有談判優勢。
預測:未來數月內,市場成交量將率先出現V字反彈;價格則將維持高位震盪,買賣雙方都在等待「確定可以貸」的那一刻。
這是一個空窗,也是一個機遇期。
◎本文內容已獲老黃房市筆記授權,原文出處於此;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。
▪存夠錢再買房?過來人嘆「房價漲太快」:越拚越買不起
▪不買車位自備款可以少拿300萬?專家搖頭「算法不對」:約打88折
▪「捷運5分鐘」多是假話!內行解密「建案廣告常見話術」:根本罰不怕
▪房貸違約率加拿大比台灣高3倍!專家「0.23%仍是資優生」:30年來最低
▪買房也有「早鳥優惠」?內行曝「3階段」:有風險也有高機率撿到真便宜
FB留言